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随笔⌋ 《流浪地球》的体验成功要素

⌈随笔⌋ 《流浪地球》的体验成功要素

本文不含剧透,非影评。

今天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春节前有幸买到大年初一的票,观后的感慨与欣喜也确实是此刻疲惫一天窝在被子里敲字时难以言表的;当即在朋友圈有脑推荐,并在豆瓣打了五星。那些恶意一星都是什么鬼。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完成了二刷。第二遍时对剧情已经了然于胸(原本读过原著,因此已不陌生,但影片相比小说确实有较大程度的放大与改编),加之之前在知乎读到一些细节/彩蛋解析,这次便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了细节方面。出乎意料的是丝毫没有感到二刷可能会有的乏味,反而更加过瘾和透彻的感觉,甚至产生了三刷的念头,如果接下来仍有排片。

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如此,客观来看,作为一部电影,《流浪地球》仍有着比较显著的体验优劣点对比,且远非“极致”、“完美”一类,譬如:

  • 以大刘原著作为背书的创造性设定。
  • 够硬够中国情怀的编剧能力。
  • 文化价值观正,尺度适宜,不盲目。
  • 刷新认知的国内团队视效实力。
  • 泪点虽有设计痕迹但依然动情。
  • 等等等等。

  • 年轻演员表演力度的拿捏有待提升。
  • 节奏控制不稳,或许和档期剪辑有关。
  • 情节/视效的远近景衔接存在断档。
  • 或大或小的逻辑缺陷容易导致出戏。
  • 朵朵的广播。
  • 等等等等。

其实在观影过程中对上述若干缺点的感知还是蛮明显的;仿佛我们时常所说“好的交互设计会令人顺滑无感地完成任务,一旦对工具本身产生感知,势必存在体验缺陷”。然而客观存在的一系列缺点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以及自发的推荐、好评、二刷、回顾原著等等,包括此时的随笔;对于精神体验过分挑剔的习惯在这里似乎也在软化与消失着。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会如此?我想试着通过体验设计思维模式来玩味。或无聊,或牵强,但我就是想琢磨那么一会儿。这就是这篇随笔的主题。

综合体验致胜

电影情节的设计与呈现离不开理性与逻辑的驱动,而观影行为本身则并非完全理性的信息获取与解析过程 - 最终的综合体验决定着“产品”的成功与否。因而即便存在客观上、逻辑上、表现方式上的大大小小的不足,在一层层体验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的“产品”体验依然是出众且令人回味甚至是上瘾的。

尝试解构“综合体验”的层次,或许有很多模型可以套用;我个人首先想到是《破茧成蝶》当中的一段话:

“用户体验设计首先是要解决用户的某个实际问题,其次是让问题变得更容易解决,最后是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美好的体验。”

尝试将上述三个层次与电影进行跨界类比:

1.明确的核心价值

影片拥有足够硬核且创意十足的背景设定,世界观价值观明确。虽然原著无论在文学类型还是剧情风格上都属于小众群体的范畴,但经过恰当、适度、充满想象力的改编,原本独特的核心价值得以进一步符合市场环境与大众娱乐需求定位。

图片来自网络

2.表现层易于传达核心价值

情节框架的整体推进节奏,结合出人预料的成熟的科幻视效表现形式,可以有效地将受众带入到影片所要展示的世界设定当中。世界观价值观的呈现方式易于认知、理解、记忆、共鸣,宏观设定在市场上具有足够的差异性,微观细节的表现和打磨体现着诚意,使人沉浸于观影体验当中。

图片来自网络

3.触及情绪、情感、情怀

在情节上,提供了经过文学式设计的情感触发点,诱导受众被一系列真实、冷酷又寄托着人情希望的泪点击中。

对于少数高级受众(科幻电影/书迷,原著及作者其他作品的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彩蛋式的细节表达,引发情感关联与共鸣。

影片本身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高调起步/里程碑式的作品,展现了软硬实力,打开了新的市场与更多的可能性,激发了民族/国家层面的情怀寄托;包括“流浪地球”本身的概念也极具中国式的“家庭情节”。

图片来自网络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的体验要素,《流浪地球》是一部“有的看”、“好看”、“印象美好而深刻”的影片,即,是一部面向主流市场的综合体验上乘的优秀产品。

结语

日间工作时间较长,如此一篇短短的随笔也消耗了三个夜间的睡前时光。下笔那天的消息是票房超30亿,而今天已达40亿。纵使电影艺术形式不可完全通过现实收入来衡量伟大程度,但作为一部面向主流市场,且无论题材、创意、风格、领域都没那么主流的硬核产品而言,《流浪地球》无疑是成功的;我仍愿通过本文来同时实现有脑推荐的目标。

以上。